• 周一. 10 月 13th, 2025

用CD4093实现的可调温度上下限声光报警器的效果图演示_基础硬件电路图讲解

5 月 4, 2019

电路图:

电路图

电路功能:

利用NTC热敏电阻,实现对低温,高温的双向报警器。同时可调节低温,高温保护点。

电路分解:

本例可分为三个小部分:

一是由可调电阻R1,NTC电阻R5,U1A,D1组成的高温报警指示电路;

二是由可调电阻R7,NTC电阻R3,U1D,D2组成的低温报警电路;

三是由U1C,U1D组成的喇叭驱动电路,报警时,喇叭会发出响声。

整个电路的工作过程:

电路中可调电阻R1和R7分别是设置上限和下限的温度报警点,也就是高温和低温的报警点,使与非门U1A和U1B的输入都为高电平,这样输出都为低电平。发光二极管D1,D2都处于熄灭状态。

同时与非门U1A和U1B输出都为低电平也使与非门U1C和U1D输入都为低电平,输出都为高电平,这样也使蜂鸣器也处于非工作状态。

此时,U1C和U1D输出的高电平,经反馈电阻R2和R6分别给电容C1,C2充电,当电容上的充电电压上升到与非门输入高电平阀值时,可认为CD4093的9脚和12脚都为高电平。这为后续的报警做好准备。

当周围环境温度升高时,NTC热敏电阻R5和R3的阻值慢慢降低,当温度升高使NTC热敏电阻阻值降低,也使U1A的输入变为低电平,这样U1A的输出变为高电平,发光二极管D1被点亮,表示温度过高。同时也使U1C的8脚为高电平,这样U1C的输出变成低电平,报警喇叭有电流流过,发出高温警报。

当周围环境温度恢复正常状态时,U1A的输入又恢复高电平,输出变为低电平,这样U1C的输出变为高电平,警报消失。

当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时,NTC热敏电阻R5和R3的阻值慢慢升高,当温度升高使NTC热敏电阻阻值升高,也使U1B的输入变为低电平,输出变为高电平,发光二极管D2被点亮,表示温度过低。同时也使U1D的13脚输入变为高电平,这样U1D的输出变为低电平,报警喇叭有电流流过,发出低温警报。

当周围环境温度恢复正常时,警报消失,又恢复正常状态。

注意:

本电路中,R1,R5和R3,R7是并联的,所以在调节R3或者R5时,都会通过电流相互的影响,所以实际制作中需要反复调节以达到合适的状态。

。 (本文来源网络整理,目的是传播有用的信息和知识,如有侵权,可联系管理员删除)

版权声明: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。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,或不应无偿使用,请及时联络我们,采取适当措施,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。